黄瓜细菌性流胶病高发,常造成瓜条腐烂,商品性降低,已成为冬季设施黄瓜栽培中危害黄瓜品质、降低黄瓜产量、影响效益的重要病害,严重的棚室可造成30%以上的黄瓜减产,甚至绝收。
细菌性流胶病在黄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。苗期发病症状为植株茎基部呈黄褐色水浸状,湿度大时叶边缘出现水浸状凹陷斑并不断向内扩展,严重时茎基部流胶。成株期发病,病原菌主要侵染茎和果实,茎秆呈水渍状,流出白色胶状物,发病植株生长缓慢,茎秆发病部位以上部分先萎蔫;果实受害后,出现水渍状病斑,侵染面扩大后果实变软凹陷,逐渐变成褐色,内部软烂,表皮破裂,果实失去商品性。
发病原因
1.棚室环境调控问题 该病喜高湿环境,发病适温为25℃-27℃,在深冬和早春季节,棚内湿度大,低温持续时间长,则发病严重。连续的阴雨光照不足,棚室内的通风导致黄瓜棚内的湿度较大,黄瓜的叶片,茎杆果实的湿度相对较高,易造成黄瓜细菌性流胶病爆发。黄瓜棚室内的低温持续时间越长,湿度越大,发病就会越严重。
2.栽培管理不当 栽培管理过程中,造成从黄瓜定植、落蔓、打叶、打杈甚至摘瓜出现黄瓜植株的伤口,容易导致细菌性流胶病侵染,这也是整个黄瓜棚室快速传播的重要途径,加速黄瓜流胶病害爆发。
3. 种子带菌 病原菌可以在种子内外越冬。在采收病瓜时接触污染的种子或从病瓜中收集种子,可以使种子表面带菌。若播种的黄瓜种子带有病原细菌,环境适宜时,可侵染危害。
防治措施
1.种子消杀 种子可能是导致该病发生的初侵染源,因此在育苗前对种子进行消杀处理可有效降低苗期发病的风险。
2.降湿补光冬季温室黄瓜采用高畦栽培,以利提高地温、降低湿度;定植时少盖土,露出幼苗土坨的上表面,以降低茎秆周围的湿度;地膜上的定植孔要大,以利降湿;采用膜下滴灌方式选晴天上午浇水。
3.农事操作规范黄瓜整个生育期需进行多次整枝打杈、摘叶摘瓜、掐卷须、绕蔓等农事操作。为使伤口尽快干燥愈合,避免人为活动引起病害传播,宜选晴天上午进行农事操作。及时摘除病叶和残花,拔除发病植株;将病残体带至温室外深埋,防止病害传播蔓延。
如果您对喜锐施微生物菌剂/水溶肥感兴趣,想要了解更多喜锐施更多活动详情,欢迎来电咨询,您也可以在线咨询/留言,直接与客服进行沟通。